近年來,蕪湖市工商局大膽創新、積極探索,充分發揮職能作用,對新興產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,助力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。
一是全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總部經濟發展。圍繞蕪湖市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在全省率先出臺《新興行業工商登記分類指導目錄》(2018版),允許目錄內企業在經營范圍采用體現其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的表述。放寬總部經濟登記,對在蕪設立企業地區總部、研發中心、營運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的,允許其名稱中使用“地區總部、研發中心”等體現功能性特點的字樣,可在經營范圍中使用體現其業務特點的表述。二是積極探索“首次輕微違法免予罰款處罰”制度。在全省率先探索,對企業首次輕微違法且未對社會、人身造成危害的行為,依據制定的“首次輕微違法免予罰款處罰”清單,采取建議、約談等行政指導方式,督促市場主體合法經營,依法免于罰款處罰,寬容審慎監管。三是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登記“容缺受理”制度,申請人在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,基本審批條件具備,申請事項中主要材料齊全缺少非主要材料或材料存在缺陷、瑕疵的,窗口一次性告知需補正的材料、時限和超期處理辦法,申請人在承諾時限將材料補齊,先受理該申請事項,在材料補正后核發營業執照(容缺受理)或先予以核發營業執照(容缺辦理),不斷拓寬實施范圍,實現工商政務服務審批事項全覆蓋。四是創新網絡監管,促進電商產業健康發展。實施“網監+”系列行動,網監+共治,在全省率先建立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,聯動相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;網監+指導,常態化深入電商企業幫扶指導,督促電商落實主體責任;網監+維權,建立了“一平臺一機制一協作”為主要特征的網絡消費維權治理模式,整合投訴舉報渠道、搭建集中處理平臺、專人處理網絡投訴,開通企業自主調解處理機制,實現網購糾紛在線快速分流、處理,與阿里、京東集團共建消費維權聯動協作機制,不斷提升網絡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效能。五是在執法檢查上,全面推進“雙隨機一公開”。推動市場監管日常檢查“雙隨機”方式全覆蓋,檢查結果全公開,實施部門內多業務綜合抽查和跨部門聯合抽查,實現“進一次門,查多項事”,盡量減少對企業的干擾。六是為“四新”經濟營造更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。深入推進工商注冊登記便利化新舉措,全面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、在全省率先實施工商政務服務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實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,取消名稱預先核準,將企業名稱登記與設立兩個環節壓縮為一個環節,強化部門間信息互通共享,不斷壓縮企業開辦時間。